白蒿有什么药用价值?白蒿的功效与作用盘点

白蒿性寒,味苦、辛。归肝经以及胆经。有清透虚热、凉血除蒸、解暑截虐的作用。有治疗温邪伤阴,夜热早凉。还可以治疗阴虚发热、骨蒸劳热、暑热外感、发热口渴等问题。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疟疾寒热,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。煎汤内服用量在6g-12g之间,不适宜长时间煎煮,也可以榨汁服用。应注意脾胃虚热患者以及肠滑泄泻患者禁止使用。白蒿即茵陈蒿,能退黄疸,久食轻身益气,耐老,面白悦,现市场上鲜品10元一斤,茵陈来源产地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,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。五月及立秋采,阴干。今处处有,似蓬蒿而叶紧细。茎,冬不死,春又生。惟入治黄疸用。《仙经》云白蒿,白兔食之,仙。而今茵陈乃云此,恐是误尔。《中药大辞典》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。春季幼苗高6~10cm时采收,除去老茎及杂质,晒干。生于山坡、路边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。性味功效《神农本草经》味苦,平。主风、湿、寒、热邪气,热结黄疸。久服轻身,益气,耐老。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味苦,平、微寒,无毒。主治风湿寒热邪气,热结黄疸。通身发黄,小便不利,除头热,去伏瘕。久服轻身,益气,耐老,面白悦长年。《本草经解》叶天士气平,微寒,味苦,无毒。主风湿寒热邪气,热结黄疸。久服轻身益气,耐老,面白悦,长年。归经《长沙药解》归脾、膀胱经别名绵茵陈《神农本草经》茵陈蒿《中药学》凌一揆主编茵陈蒿(《本经》)【性味归经】苦,微寒。归脾、胃、肝、胆经。【功效】清利湿热,退黄疸。【应用】用于黄疸。茵陈蒿苦泄下降,功专清利湿热而退黄疸,凡湿热薰蒸而发黄者,每用为主药。可单用一味,大剂量煎汤内服;亦可配伍大黄、栀子,即茵陈蒿汤;若小便不利显著者,可配伍其他利湿药,如茵陈五苓散;若属寒湿阴黄,须配附子、干姜等温中药,如茵陈四逆汤。此外,本品亦可用于湿疮瘙痒,流黄水,乃取其清湿热之功。可煎汤内服或外洗。【用量】10?30g。以上就是天医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资讯
红皮病的中医分型有哪些心脏病看病经验分享
面瘫患者的调理
搏动性眼球突出症如何预防